樂視融資有了新進展 電視業務扛盈利重任
发帖时间:2025-11-02 21:33:56
導讀:12月21日下午,停牌兩周的樂視網發布公告宣布,其目前已聘請了財務顧問等中介機構開展盡職調查工作,籌備相關所需文件,公司目前也在與戰略投資方進行進一步的商討和溝通。
除此之外,在這輪停牌的同時,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確定自己新一輪的融資已經開始到賬。而主打“硬件免費”的電視的更大目標,則是未來3年實現大規模盈利。
樂視致新獲融資
樂視致新成為樂視生態內部繼汽車業務之後第二個拿到外部融資的業務。
12月20日下午,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他們正在陸續引入投資,錢已經到賬了,後麵還會有,但正式對外發布還需要看公告。他同時透露,樂視致新投前估值在300億元以上,“你們可以猜測一下5%是多少錢,10%是多少錢,算一下數。”他說。
12月11日,樂視致新融資的消息被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確認。賈躍亭對外界透露,樂視致新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未來一個月或將完成。他同時表示,一個多月之後,樂視的困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樂視致新是樂視網旗下子公司,主營電視業務。樂視網持有樂視致新58.55%的股權。
在賈躍亭自曝樂視麵臨的資金壓力後,樂視各業務的運營和融資備受外界關注。
賈躍亭在11月6日發布了致全體員工信。他在信中稱公司發展節奏過快,近幾個月供應鏈壓力驟增,加上一貫伴隨LeEco發展的資金問題,導致供應緊張,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這封公開信發表後,樂視也遭遇了一連串的負麵危機。梁軍對《華夏時報》記者等媒體表示,要把問題分成兩半,樂視致新是屬於上市公司體係的,對於電視業務來講,這部分受到的衝擊是小的。實際上業務一切正常。
梁軍表示,樂視現在遇到的資金壓力,主要在於車的大量投入和手機供應鏈的資金。“賈總在兩周前也提到了,我們會在3到4個月之內,逐漸讓業務恢複正常,或找到解決的方法。”他說。
而在談到上市公司是否會給非上市公司部分比如汽車業務輸血時,梁軍則表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財務上是嚴格隔離的,這是法律問題。
樂視致新還在不斷尋找新的融資機會。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一批投資人也出席了樂視致新在12月20日的活動。
梁軍表示,此舉主要想傳達積極信號,“我們還有健康的業務,我們還有未來,遇到問題我們會認真對待,超級電視依然要大發展,我們主要是想讓未來潛在的超級電視的投資人、樂視網的投資人等能夠知道。”
電視承擔盈利重任
電視業務不僅要為上市公司帶來新的融資,電視業務也將擔負著盈利的重任。
梁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過去樂視致新是虧損的,未來3年要盈利。隻不過2017年隻能做到扭虧為盈,2018、2019年要做到大規模的盈利。
2016年半年報顯示,樂視致新當期營收為76.4億元,淨虧損則為5687萬元。但這個虧損額度,相比往年已經收窄。2014年,樂視致新虧損了3.86億元,2015年則虧損了7.31億元。
易觀分析師趙子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電視業務應該是樂視硬件業務裏最為健康的業務,無論是內容豐富度還是補貼力度都比較健康。他認為,電視已經是樂視盈利能力比較好的業務。2016年上半年,樂視致新當期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17.26億元。
梁軍表示,樂視致新要實現盈利,主要是從開源和節流兩個角度出發。其中,節流方麵,樂視致新將會“逐漸減少硬件的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此前就是借助“硬件免費”的模式殺入電視行業,在吸引外界熱切討論的同時,也讓傳統電視企業難以招架。但硬件成本的上漲已讓樂視的硬件虧損戰略感到壓力。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由於上遊麵板價格上漲,樂視超級電視今年已經兩度宣布漲價。
而在開源方麵,樂視致新在12月20日則宣布了未來3年非硬件大屏生態營運累計收入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梁軍表示,200億絕對不是拍腦袋寫出來的,包括會員、廣告、遊戲、創新服務等每一項生態收入的來源,全部都是經過詳細的測算。
12月20日當天,樂視致新宣布展開Open Eco戰略,CIBN和華數TV首批加入,與樂視致新展開內容合作。
梁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整體樂視的生態來看,超級電視首先要做到對樂視網的業務產生足夠強的支撐,在這個基礎之上,用樂視開放生態引入更多的第三方的內容,今天引入了CIBN跟華數,未來相信會不斷有第三方內容加入到我們的平台。
樂視致新營銷傳播副總裁任冠軍則表示,關於明年,大屏運營重要,銷量也很重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2017年在銷量上,我們依然還是往前突進,隻不過在策略上會更加溫和一些。”
2016年7月樂視宣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樂視超級電視累計銷售約700萬台,今年下半年超級電視累計銷量將超過1000萬台,並將大力拓展海外市場。
趙子明認為,樂視致新未來3年非硬件大屏生態收入200億的目標有些過分樂觀。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樂視的非硬件大屏收入屬於偷換概念,樂視采取買會員送硬件的模式,其實就是樂視電視的所有收入。
他認為,目前看來中國大屏市場每年總共才有不到100億元的市場,如果3年內能超200億, 除非是大屏市場有一個爆炸級的發展,否則不太容易達到。
他同時表示,電視行業競爭十分激烈,除了小米外,海信、創維等傳統廠商也紛紛在進行智能化。他認為樂視超級電視現在的優勢在於體育和影視的獨家內容,劣勢則是除了一二線城市外的渠道很不便利。
而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假如樂視電視不再硬件免費,變得“泯然眾人”,樂視電視的銷量還會達到以往的增長速度麽?